基本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基本信息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2018年党政工作要点

时间:2018-10-30来源:学院部门点击:4986

 

2018年是学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动学校内涵建设与发展之年。2018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内涵建设行动计划为主线,以“美丽、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为保障,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大力弘扬“厚德·匠心”的校训精神,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提升管理效能,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凝练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进一步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一、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以及“三重一大”决策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学校领导班子决策行为、提升决策水平。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办法。按照“小型化、分类别、重研究、求实效”的原则,加强对中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中层干部的“四种意识”、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完善年轻干部的培养机制,促进学校后备干部队伍成长。完善干部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探索和完善二级管理机制和体系,简政放权,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深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落实“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开展党员学习和组织活动。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和管理,严把入口关和质量关,切实规范组织发展工作。积极开展党建研究、党建创新和最佳党日活动,并加强实践运用。。

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重要载体,丰富党委中心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形式,认真组织师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努力把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学校发展上来。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抓好学校和基层党组织“两个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落实,构建党风廉政责任考核体系,形成廉政建设合力。扎实开展“5.10”思廉日等党风廉政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及学生廉洁修身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大专项检查和督查,进一步完善廉政制度体系,强化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6.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进一步扩大在国家级、省级媒体的宣传,积极报道我校最新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果,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充分运用学校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并及时向省教育厅网站、“江苏教育发布”等媒体报送学校宣传信息。

7.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积极履行工会职能,坚持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桥梁纽带和协调监督作用。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化团委改革,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团组织探索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有效活动方式。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和统战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同志以及民主党派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二、推动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8.全面启动内涵建设行动计划。按照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标准,制定并实施《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内涵建设行动计划》。紧密对接南通“3+3+N”重点产业布局,服务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的战略定位,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形成支撑和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现代农业、环保健康、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市政园林、现代商贸等六大特色专业群。加快建设步伐,紧盯省内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培育、形成办学特色,为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扎实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组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组织机构,安排专项建设经费,制订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制定建设方案,下达任务书,保证计划实施的有序、稳步、有效推进。

9.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力争通过内涵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环境工程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园艺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进入全国优势专业行列,专业建设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有两个专业进入下一轮省级品牌建设专业行列,一个专业进入国家优质专业建设;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空中乘务、物流管理等专业成为省内优势专业,专业内涵核心指标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食品营养与检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软件技术、园林工程技术、酒店管理、会计等专业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特色品牌,成为学校优势专业;为适应地方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积极开展专业调研论证,适时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新专业,培育新亮点,打造新品牌。

10.加强教学规范化建设。以新一轮学校管理制度修订及课堂质量提升为契机,梳理现有制度,不断补充和完善,力求形成配套衔接、有效管用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做好2018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并结合方案的制订,全面修订现有教学文件,实现课程标准的全覆盖和优化提升;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和督导工作力度,严格教学事故的督查处理,促进教学秩序的稳定和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建立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师业务考核评价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提升教学水平。

1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各专业的特点,继续深化“一中心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课堂+基地”、“课堂+车间”等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质量评价与考核体系,探索实施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深化试点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电梯工程技术”两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改革,形成可供借鉴的现代学徒制改革范式。加强对各类企业学院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的管理,强化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加强现代职教体系专业建设,在3+3中高职衔接、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基础上,努力拓展4+0高职与本科合作培养项目。

12.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品牌专业、骨干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省级以上项目建设;根据验收要求,制订时间表,力求以优异成绩通过项目验收。继续加强校内重点专业建设,通过对标找差理思路、学习交流出方案、汇报答辩谈举措、评估考核求提升等建设活动,实现重点建设专业的提档升级;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推广重点专业建设成果,以点带面,推动全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学生技能大赛、教师信息化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赛项,加强对参赛的组织、管理与考核,积极推进赛教融合,有效提升专业的知名度和显示度。

13.启动课堂教学攻坚战。制订年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规划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评价计划;积极推进全校教研活动的常态化,开展优秀教学奖评选、示范课、集体备课等活动,试点以“教案”制订向“学案”制订的转化;继续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推广、普及情境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等教学方法;建设校内spoc学院,推进重点专业建设课程在spoc学院上线,鼓励更多的教师、更多的课堂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改革学生评价方式,着手建设“课程实践考核试题库”,引导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建设;深化全校公共课教学改革,制订思政、文化、体育、军事、心理等课程改革方案。

1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坚持“以专业为中心、育人为本、多方联动、彰显特色”的实施原则,围绕“技术技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把深入推进“双创”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优化学校“双创”教育顶层设计,加强星创天地建设,启动创业项目库建设和“星创实验班”。试行农业类、商贸类、信息类专业的“双创”人才培养试点改革。积极推进各类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完善支点创业中心“众创空间”运行机制。

15.加快完成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建设计划,本年度要重点完成好环保产教融合实训中心、罗克韦尔自动化实训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电梯实训中心、智慧商科实训中心一期工程、建筑智能化实训中心等,重点建设的各中心除满足本校教学需要之外,力争成为区域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工培训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进一步完善薛窑科研实训中心运行和管理的公司化运作,将薛窑基地建设成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名符其实的国家级“星创天地”。

三、坚持人才强校,加大引进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16.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以专业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为主的人才引进工作,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4-5名、高水平专业教师30名左右,落实二级学院引进行业高层次人才目标责任,制订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和配套待遇,根据专业建设发展需要选聘一批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及产业教授。根据国家高层次人才政策及学校发展实际,建立由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17.实施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岗前培训、师徒结对、教学观摩、教学比赛、学历提升、海外研修、企业实践锻炼和挂职等举措,多维度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开拓师资培训企业平台,建立专业教师企业轮训制度,形成与企业共育共享、互融互通的人才培养机制。设立青年教师教研基金,支持年轻教师加强专业与教学研究,提高专业教师创新实践能力。注重发挥专业骨干教师作用,加强应用型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的培养。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和杰出校友来校讲学,拓宽和提高教师的创新思路、改革意识和学术视野。

18.建立和健全人才选用机制。完成岗位设置调整和校内机构设置工作,设立和探索职员晋升的岗位和机制,建立和完善编外人员管理办法,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内部考核评价、绩效分配与激励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和完善教师聘任、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管理办法。做好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聘任工作,发挥好评聘工作的导向作用。

        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19.推进科研激励机制改革。贯彻落实省政府40条和教育厅30条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科研考核奖励机制,不断完善科研积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培育一批研究方向明确的优秀科技团队,建立若干政行校企共建的研发中心、产业学院,立项申报若干高层次项目,不断加大社会服务力度,争取纵向项目经费和“四技服务”收入达800万元,取得市厅级以上教科研成果5个以上、专利等知识产权80项以上。加强学校科研和学术氛围营造,在上级科协的指导下学校科协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20.建立校企深度融合长效机制。实施校企合作提质工程,引导各专业加强与规模以上企业和行业协会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行业联盟、理事会等平台作用,探索建立基于利益共享机制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职业岗位的契合度。加强校企合作管理,强化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建立清退预警机制。全面实施“校企融合服务社会工程”,建立社会服务激励机制,形成“一院一品”服务特色。鼓励和支持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积极开展应用研究,为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升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

21.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社会服务。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开展科技服务三农工作,做优“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特色品牌。依托“南通市村(社区)干部继续教育基地”等平台,积极做好村干部、省农技推广骨干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村会计、退役士兵等各类人才培训项目。拓宽继续教育办学途径,加大继续教育与政府、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力度。充分发挥“江苏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项目,努力提高项目培训质量,扩大社会影响,逐步形成学历教育、社会培训齐头并进的格局。

22.大力拓展国际办学合作。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职教资源,探索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加强与德国海德堡园艺学校、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学院和美国西来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在重点专业建设中将国际通用的技能型人才标准融入培养方案,建立国际化课程体系。深化与孟加拉国北部大学的职业教育合作,主动服务“走出国门”、在孟加拉国投资建厂的南通地方性驻外企业的需求,校企外三方合作建立“‘一带一路’国际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稳定的招生渠道,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度,为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订单式”培养留学生。深化与中航集团的合作,合力做好肯尼亚教育部大中专升级改造项目,选派机械加工专业教师前往肯尼亚开展职教培训工作,接受肯尼亚职校教师来我校参加专业培训。推进与老挝琅南塔省教育厅“1+2”合作项目、泰国岱密中学集团合作项目等。打造“留学生培养工作品牌”,培育合作典型,探索形成适应留学生的一整套培养机制,打造留学生特色文化,探索形成浸润式留学生育人模式。加强与本科高校合作,打通留学生升学通道。

五、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生管理服务,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入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开展“四进四信”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载体,进一步深化思政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进思政课堂制度,以党风建设引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健全思政队伍培养和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思政队伍整体素质,激发队伍活力。进一步落实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制度。积极发挥关工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4.强化制度管理和服务育人。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格局。完善学生工作二级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学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捐资助体系,认真做好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加强学生干部队伍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学生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活动,继续大力推进心理育人品牌建设;继续打造“一院一品”的育人特色,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的育人作用,推进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加强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着力培育校园特色文化。

        25.全力做好招生工作。调整招生布局,招生计划向重点批次、优势专业倾斜。探索专兼职相结合的招生团队工作机制,建立学校、招生组分级宣传体系,落实二级学院录取报到率主体责任。积极拓展生源合作学校,优选一批普通高中生源基地学校,继续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推动中高职合作办学,大力拓展外省生源渠道,积极完成全年招生工作任务。

26.着力提升就业质量。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推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规范化、常态化,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指导讲座等就业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举办大型校园双选会,并经常化开展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健全毕业生发展情况跟踪制度,编制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做好就业典型的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工作。

        六、坚持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管理,着力提高科学管理决策水平

        27.积极推进依法治校。认真落实七五普法要求,全面贯彻实施学校《章程》,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梳理和完善各项内部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健全各项工作规程,形成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建立重点工作的督办制度,确保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重要决策以及领导批示等重要工作落实到位。坚持校领导联系院部制度,着力为师生解难事、办实事。

        28.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民主党派在民主治校、依法治校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和决策的透明度。理顺二级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健全基层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效能,激发办学活力。

        29.优化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依据“常规工作合格评、重点工作绩效评”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突出抓好部门和学院重点工作目标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直接挂钩。科学制定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绩效标准、绩效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推进绩效考核工作的制度化、阳光化。

        30.提高经费筹措和管理水平。严肃财务预算刚性管理,建立绩效预算管理和过程监控机制。积极做好资金筹集和债务管理工作,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切实推进经费二级管理改革,科学合理分配各项经费,健全二级经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定期分析财务运行状况并开展财务稽核,对重大专项进行跟踪管理与考核。完善内控制度体系,严格执行有关财务规定,加强公务支出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31.规范资产管理和招投标工作。建立资产管理长效机制,优化配置学校资产,实现资产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规范完成原卫校新增资产接管工作。进一步完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健全招投标行为规范和监管措施。科学编制年度采购计划,加强采购项目可行性论证,提高采购工作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加强学校经营资产和对外租赁资产的管理工作。

         32.加强纪检监察和审计力度。理清权力事项,排查风险源点,强化对人、财、物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及时做好信访案件的查办工作。探索开展校内巡察工作,科学运用“四种形态”,要重点运用好第一种形态。加强对重点工作任务成效和工作状态的效能督查。发挥学校党风监督员、特邀监察员及工会、教代会等组织的监督作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继续开展学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专项资金审计力度,规范资金使用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优化校园规划,打造人文校园,全面提升管理保障服务水平

        33.加快校园规划实施。积极推进学校新总平规划调整,科学规划、利用新的办学资源,优化办学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东校区改造建设。实施校区道路交通规划调整,通过形成封闭外环干道、拓展横向交通联系、适度人车分流等措施改善校园交通环境,启动学校西大门改建。启动新学生公寓楼建设工作,改善严重不足的学生住宿条件。

34.着力打造人文校园。开展图书馆提升工程,通过调整内部功能分区、改善阅读条件、增加学生自主服务项目、实现网络全覆盖等,全面提升图书馆面貌与服务质量;加强智慧校园建设,重点做好全校网络建设规划、网络主干升级、扩大无线网络覆盖面、改善校园网用户体验、完成一期信息化系统建设等工作,提升信息化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推进校园VI形象识别系统优化升级,统一校园标识系统,整体设计、布局校园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加强楼宇文化、公寓文化、橱窗文化建设,推进校史馆等校园文化阵地的升级。推进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加强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营造浓郁的职业教育文化氛围。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育和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35.全面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以“师生满意”为服务原则,深化后勤改革,完善“工作联系单”管理模式,实施饮食、维修、医疗、车辆管理、电梯管理等全方位满意服务工程,提高服务保障水平。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加大投入,持续做好以节水、节电、节耗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为重点的节能工作,细化用电用水的实时分类计量,全面建设节约型校园,争创省公共节能示范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稳定工作主体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校园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制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做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做好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进一步健全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定期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教学生活秩序稳定、师生安全、校园平安。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青年中路136号 邮编:226007

联系电话:0513-81050507 苏ICP备14033840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