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处(高教所、学报编辑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发展规划

”十二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分规划

2014/06/30 15:11:28
















十二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及分规划







一四年五月



目  录


1.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向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性转变的历史新阶段,也是高职教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实施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搞好“十二五”期间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依据国家和江苏省、南通市有关规划纲要,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一五”主要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乐于奉献的农院精神,秉承“求真求实、求精求新校训,不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建省级示范为心,以校企合作为关键,全面推进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品牌建设,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师资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升,2007年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等次。

一、质量工程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狠抓质量工程建设。学院紧紧抓住教学质量建设这一根本任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实施重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实验基地、重点实训基地、学生技能竞赛与教改课题研究等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建有农业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含建设点)3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教材(含立项建设)5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0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和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各1个、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7项。

 ——专业建设特色鲜明。根据市场调研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面向新农村建设和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适时增设新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到2010年,全院招生专业数达到38个,涉及11个专业大类,16个专业类,其中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院级特色专业,初步构建以“农”为特色、多门类、多专业、文理兼备的专业体系,服务地方产业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人数从2003年的300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6486人。

 ——教学改革成效凸现。积极倡导教育创新,着力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步建立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个性化选修课程,实施学分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建设省级精品课程6门,院级精品课程52门,省级精品教材5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1项,省级高职实训基地1项,近3年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50多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共有64名学生获奖;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

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

 ——建立政产学研四方联动。探索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体制机制,采取立足行业、依托企业、优势互补、利益互惠、资源共享的发展途径和模式,实行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四方联动”,生产实践、教育教学、科技研发、应用服务“四维推进”;加强政校合作,与当地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政校双方在科技服务、培训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合作;加强与江苏省、南通市相关行业协会等的密切联系,校行合作机制初步建立。

 ——构建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一是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动的专业建设机制,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组成专业指导机构,直接指导专业布局与设置调整;二是建立优势互补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机制,引入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担任专业教学团队骨干,校企共建的植保、环保专业教学团队荣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三是建立“平台+模块”课程教材建设机制,共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与标准,《微生物》、《作物栽培与环境》、《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植物保护》、《化工分析与检测》等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四是建立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建设机制,近几年来采用学院提供技术支持,企业提供设备、场地、负责管理等方式,与企业共建191个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组建科技服务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组织领导,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强化协调与管理;以院(系)为主体,建立校企合作科研机构,先后建立研究所、校企合作技术服务中心、产学研联合体等多种服务平台,为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科技推广等提供一体化、多层次综合型服务。十一五期间,学院共争取各级科研课题10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达到320.3万元。学院还建立了2个省级科技平台、4个市级科技服务平台,充分整合了设备和人才资源,改善了科研条件,增强了对外科技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效果明显

1.校企合作共建科技示范和服务社会基地取得显著进展。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南通市及港闸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与南通久发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园。

2.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我院2009年始与如皋市结对开展“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围绕“重点发展‘一村一品’、着力培育特色村”的目标,为100户示范户顺利实现了产业调整。2009年,学院获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项目成果获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3.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举办各类培训56场,培训学员12000多人次;动员鼓励参训学员参加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有632人参加了蔬菜园艺工、花卉园艺工、农艺工、果树工和淡水水生动物养殖工等五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606人通过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

4.校企合作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我院已与近两百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产学研合作格局正在形成,一批合作成果的诞生为校企合作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我院获得农业科技推广奖2项,与企业合作研发获得厂会合作成果奖2项、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独立和联合申报专利5项,联合申报省市课题40余项,与企业合作成立了“南通市农作物高效利用公共技术平台”、“南通市特色蔬菜加工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在实现“校企资源共享、订单培养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三、学生工作成效显著,特色品牌意识逐步增强

 ——招生规模取得突破。招生计划从2005年的1500人(专科)增加到2010年的2300人,全日制学生规模从2005年的4900余人扩大到2010年的6500余人,招生省份从5个省份增加到8个省份,报到率保持在90%以上。2010年成人学历教育规模达到674人。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招生就业两头趋旺坚持贴近行业企业需求,立足现代农业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到社会认同,新生报到率平均在90%以上,年终就业率98%以上,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被授予“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着眼学生职业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社会实践成效显著,被授予“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称号。

 ——创业教育卓有成效。坚持不懈地开展“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实施就业与创业联动,突出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大学生创业教育园的平台、教育与孵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创业教育成效显著,2010年获省第五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最佳组织奖,1人获“十佳规划之星”称号。

四、人才强校基础夯实,师资队伍实力大幅跃升

 ——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提升。通过“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实施,学院教师队伍的数量稳步增长,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双师”素质结构等均得到较大改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06名,具备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77名,双师素质专业教师166名,全院教师中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9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7人,南通市政府技术顾问2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名师2人。学院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五、基本建设全面完成,办学基础条件显著改善

 ——新规划全面实施。目前学院占地面积658亩,建筑面积20.20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建设教学主楼19800平方米、学生公寓27720平方米、体育馆8000平方米、新建农业教育博物馆680平方米、新建办公楼8600平方米,实训中心32000平方米、如皋薛窑基地为满足实习需要,新建教学生活设施8000多平方米。

 ——实训条件逐步改善。切实加强教学基础能力建设,着力建设实训基地,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7个,其中“园艺技术实训基地”是省级高职实训基地。争取企业帮助支持,引进企业优质资源,建立稳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1个,密切了与南通久发生态园、苏通产业科技园区等企业的合作关系

 “十一五”以来,学院发生了深刻变化,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宝贵经验: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完善领导体制机制建设。院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学院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

 ——加强改进干部队伍建设,巩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五年来公开选拔中层干部3批次,提拔调整、换岗交流累计50多人次;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实现了干部培训的全覆盖;制定党风廉政建设系列制度,形成全方位、多格局的党风廉政制度体系,保证了干部队伍的廉洁高效。

 ——继续坚持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谐、稳定的环境是学院加快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只有不断完善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不断凝聚学院精神、弘扬学院文化,才能形成人人为和谐学院建设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继续坚持抓好党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期提高高校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做到统揽全局,把好方向;只有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六、存在问题和不足

1.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学院在开展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校企间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尚需继续完善,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的程度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内涵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学院的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仍然缺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和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名师与创新团队。

3.社会服务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学院开展了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服务面还需进一步拓展。

 第二部分  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面临的形势

1.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到2020年,要在全国建成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万名高级技师。

2.高等教育大众化为高职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实现40%的目标。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看,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还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来完成,高职院校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高职教育发挥重要作用。高职教育在支持在岗人员提高和更新技能,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学习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成为区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先进文化传播的中心,从而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

4.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为高职教育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规划纲要》又进一步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江苏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文件,在20个高职院校实施了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南通着力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围绕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实现苏中率先、江苏一流的发展目标,成为长三角北翼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实验区。

5.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农业高职教育提供发展机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和现代养殖业。”

 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发展目标,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要打造优质粮棉油产业、长三角高效特色农业、沿海观光生态农业三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并将建设10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包括33个现代农业园区、26个农产品加工园区、22个农产品物流园区、25个外向型园区。到2012年,沿海三市建成38个现代农业种苗中心和渔业良种引繁中心。

20099月,南通市政府制定了《南通市沿海开发规划》、《南通沿海开发行动纲要》和《南通市沿海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南通市农业发展要充分发挥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地域优势,瞄准上海市场和出口农产品,围绕城郊型、外向型农业的定位,大力发展创汇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使南通市成为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江苏省外向型农业重要基地、国家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面临的挑战

 今后五年,我们将面临“三大挑战”:(1)目前国内外高校激烈竞争的态势,对我院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江苏省乃至全国生源数量将逐步下降,招生压力会逐渐加大。(3)今后一段时期,国家经济发展将以提高增长质量为核心,经济增速只能保持在一定水平,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第三部分  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江苏省沿海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南通市“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省级示范性高职院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合作兴校”战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建设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深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增强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江苏沿海农业产业和南通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实现学院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建成省级示范性高职院,并力争在此基础上达到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建设单位水平。整体办学实力、办学水平位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再经过5-10年建设,建成“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

 三、办学定位

类型:建设成专业结构适应南通市、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地方性高职院校。

规模:办学规模保持稳定,“十二五”末全日制在籍生为7300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生5000人。

层次:以专科层次的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体,积极开展多样化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和中外合作办学。

职能: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打造沿海开发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发展战略

示范带动战略。以建设示范性高职院为龙头,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核心,加强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管理,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合作共建战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南通作为“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政策优势,进一步加强政府、行业、企业的联系沟通,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新格局。

创新驱动战略。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四方联动、四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三是内部管理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以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财务管理与后勤服务能力与水平。

品牌打造战略。树立高职教育品牌意识,着力打造优质品牌,一要坚持深化创业教育,走集团化办学之路,以特色品牌突出实力;二要加强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以人才品牌积聚实力;三要创新高职院校管理理念,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以管理品牌提升实力;四要引导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增强教师服务社会的责任,以服务品牌增强实力。

国际发展战略。坚持高职教育开放性,树立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理念,按国际职业教育标准要求全面建设软硬办学环境。围绕产业发展要求,利用学院品牌和专业优势,与跨国集团合作共建或与国外学校联合办学,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学院知名度。

第四部分  具体目标与主要措施

根据学院十二五总体目标,今后五年在以下九个方面应取得重大进展,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一、体制机制建设

(一)目标

建立由政府、学院、龙头企业、业协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代表组成的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理事会,明确利益相关方的责、利,加快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创新,实现互利共赢。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建设“校中厂”“厂中校”示范基地。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技术服务平台、“双工作站、信息管理平台,试办久发园区班”等订单培养冠名班,探索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长效机制,创新“前校后园、学岗直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办学活力,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二)措施

1.建立校企合作育人体制。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成员由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学院领导、专家组成。理事会制定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规划、章程,筹措经费、制订并督促实施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权利和利益,检查评估运行质量,协调各成员单位各自职能,下设项目建设工作组校企合作工作组、资产管理工作组。

2.建设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1)依托示范园区,建设“前校后园,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依托南通久发农业生态科技园,校企共建设南通农院久发实训基地。依托中国农科院的技术成果优势与我院的人才、资产资源,在薛窑校区及周边建设中国农科院南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两大基地集生产、教学、研发、服务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常年常驻200名以上学生的“教、学、做合一”的专业教学基地

2)依托行业协会,建设“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合作研发平台

 紧密联系植保、园艺、物流、机电、环保等行业协会,建成南通市农业生物技术中心、南通市特色蔬菜生产加工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水生花卉种质资源开发中心等15个技术服务中心,探索校企“员工互兼互聘、设备互通共享、技术互学共研,人才互培共育”机制

3)依托实训基地,建设“校中厂,厂中校”的校企合作工作站

 结合校内研发中心,建设15个企业专家工作站;结合实训基地,在企业建设20个教师工作站

4)依托校园网络资源,建设“远程教学,管理在线”的信息管理平台

 在现有的校园网络基础上,建设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于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3.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校企共同育人的合作机制建设。制定《南通农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健全校企合作系列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行业企业合作试办“久发园区班”、“江山农化冠名特色,探索“合作招生、订单培养、定向就业”的联合办学模式;通过校企人员互聘,建立校企共同负责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和企业技术人员培训机制。依托学院技术开发平台,与企业联合攻关,选育推广新产品、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并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专业建设

(一)目标

1.新专业设置。近五年,依据长三角地区及南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结合学院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到2015年,拓展新专业810个,使专业总数达40个。

2.传统专业改造。继续加大传统专业的改造力度。着重从优化课程体系和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这两方面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调整改造,走内涵建设的道路,传统专业要做精,要上水平,努力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

3.重点专业(群)建设。紧紧围绕江苏沿海现代农业,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建设园艺技术、植物保护、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农产品加工、物流管理5个专业,形成以5个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群,推进全院的专业建设。

(二)措施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产学结合、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每年定期召集用人单位、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新专业培养计划和老专业的调整方案。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2.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扩大选修课程和增强适应能力的原则,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材建设工作。专业课程要及时充实与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

 加快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平台建设,于2015年建成80门核心课程资源平台。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实现课程的标准、教案、习题、实验、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加大优质核心课程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优质核心课程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3.教材建设。在严格选用国家优秀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基础上,学院积极鼓励“双师型”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

 加强教材选用与特色教材建设工作。教材建设做到编、选并重,优先选用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的高职高专教材,避免低水平重复编写。要求各专业必须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教材的选用。鼓励广大教师在比较分析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吸取高职院校在探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和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鼓励编写反映我院特色的教材,注重解决现有教材的不足,满足培养方案的需要,确保学院教材的总体优化。计划到2015年,力争校本教材达60部,主编(或副主编)的省级规划教材30部。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新建50个校内实训室或实训中心,形成融专业教学、生产实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新增100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新增省级实训基地23个;进一步更新和增加实验实训设备,满足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的需要

5.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模块化、案例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改革考核方式,以能力考核为重心,采取多种考核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三、素质教育

(一)目标

1.探索并形成具有带动作用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和思想品德、人格养成、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四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

2.以“双导师制”为突破口,推进以基础素质拓展为本位、以职业素质强化为核心、以创业素质培育为特色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3.构建具有校特色的创业教育实施框架,完善创业教育建设体系,把创业教育与其他各种教育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全省同类院校起引领示范作用。

4.建立学生工作与就业工作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校企合作育人与合作就业新机制。

5.构建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新机制。

(二)措施

1.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密切政行企校联系,发挥行业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的作用,根据“重诚信、能吃苦、善沟通、会经营”的人才素质要求,强化诚信、意志品质教育,形成“四方联动、四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职业资格培训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大力推进综合素质塑造工程,推行“双导师制”,强化“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职能,构建与实施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基础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创业素质教育“三大工程”,实行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活动、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的“三堂融合”,创新系统化、模块化、学分化、普及化的“四化运作”机制,实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的“两项评价”机制,不断提升素质教育工作质量与水平。

3.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就业创业二级管理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指导,建立更多校企合作就业平台,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继续保持毕业生就业率高水平,一次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在省内同类高校处于领先地位;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系统,加强毕业生后续管理、信息反馈与跟踪调查每年进行就业、创业跟踪调查,实时接收社会的评价与监督;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4.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办学主管部门、办学评估机构、用人单位、就业学生等多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修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办法》,建立起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价体系

5.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部署,探索开展单独招生试点,建立“知识+技能”的考核体系,积极探索面向地方高中和中职的招生试点和面向合作企业员工的自主招生,以开放的高职教育服务南通经济社会发展。

6.以新建的大学生创业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加盟店“实习、实训、实践”的服务功能,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或勤工助学岗位,使大学生创业中心成为学生实习、实训、实践重要基地

 四、科技与社会服务

(一)目标

1.总体目标

 依托江苏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南通市特色蔬菜加工咨询服务中心、南通市农作物高效利用公共技术平台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江苏省农民创业培训基地、江苏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等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项目开发、技术革新和技术培训。形成“县村(行业)+学院+企业(种植大户)”联动服务机制,完善“品种+技术+服务”套餐配送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对口支援的力度,着力实施“科技创新推广”、“挂县强农富民”、“实用技术培训”、“对口支援”等“四大”科技扶贫工程,拓展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强学院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的能力。

2.具体目标

 (1)省级以上立项资助课题取得更大突破,到2015年,立项总经费力争突破1000万元;

 (2)建设6个市级以上科技平台,建设4个省级以上科技平台;

 (3)院级科技专项经费突破500万元;

 (4)加强产学研合作,到2015年横向合作经费达500万元;

 (5)组建2-3支省级学术团队;

 (6)学术论文的水平和档次大幅度增长,到2015年论文发表数量达800篇,其中核心期刊达400篇。

 (7)自主知识产权明显增多。十二五期间力争取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3个,申请和获得专利、著作权、版权等自主知识产权10个。

 (8)拓展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争取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科技合作项目2个。

 (9)科技服务上水平。依托各专业系和有关科技服务项目平台,在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科技培训方面取得实效,实现社会经济效益3亿元。

(二)措施

1.以科技创新为目标,建立校企科技合作管理体制,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调控,积极探索适应学院发展的校企科技合作组织机构,制定配套政策,整合资源,着力构建科技合作创新机制。

2.以校企合作为突破,深化“四技”服务,开展“校企联盟”行动,争取更多横向课题,着力于科技咨询、应用开发与成果转化,力争取得更多高层次科技转化成果,提升科技社会服务能力。

3.以校政协议为基础,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落实与苏通科技园、久发生态园、如皋市政府的全面合作协议,在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培训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4.着力培育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将学院多年来在特色领域如园艺、植保、环保中积累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完善、补充、提升;集中学院优势的人力、物力、财力组成科研团队,集中攻关,突出系统性,显示度。

 五、师资队伍建设

(一)目标

1.师资结构:2015年,专任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70%45岁以下专任教师获硕士、博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65%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以上。

2.双师队伍:实施专业教师“一师一企”制度,注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鼓励教师积极赴企业实践锻炼,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学习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工艺,更新知识结构,获取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到2015年,专业教师全部完成企业实践锻炼,“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90%以上。

3.兼职教师:2015年,建立一支以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为主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到2013年,行业企业专业人才与能工巧匠资源库成员达到150人,2015年达到200人;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40%左右,真正建立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主讲的机制。

4.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注重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培养,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引领和核心作用。到2015年,力争培养省级以上教学名师46人,培养在行业领域有影响力的校内外专业带头人60名、骨干教师200名。

5.教学团队:注重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技术管理专家加盟教学团队,建设优势互补、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到2015年,建设院级优秀教学团队20个,力争使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达到35个。

6.“双师”工作站:2015年,建立“双师”工作站35个。

(二)措施

1.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职业精神。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为核心,以强化师德教育、严格师德规范、加强师德建设、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师德建设专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按照“德才兼备、师德为先”、“以德立教、德识相长”的师德要求,弘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职业精神,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精心培育专业带头人,搭建教师全面发展平台。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方案,每两年开展一次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活动,以公开竞选方式评选德才兼备、成绩突出、具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选派50名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进修培训。

3.实施“一师一企”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共育“双师”。搭建“一师一企”平台,出台《专业教师“一师一企”实施办法》,每位专业教师稳定联系一家合作企业,通过参加企业一线锻炼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并获取相应级别的职业技能证书,通过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服务专业建设,通过了解企业用人需要,为学生实习与就业搭建平台,通过与企业能工巧匠、行业专家交流合作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确保教师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促使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的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

4.设立“教师工作站”,加快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企业教师工作站设立与管理规定》,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选择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责任感的1020家企业合作设立教师工作站,建成稳定的教师职业能力培训基地,专业教师轮流进入工作站学习和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5.创新兼职教师聘任机制,倾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通过“一师一企”制度推进、“教师工作站”建设,吸引行业专家、能工巧匠、管理骨干成为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成员。聘任方式上坚持灵活实用原则,在授课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授课形式,在管理制度上建立兼职教师补贴制度,倾力打造一支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人员流动、水平较高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

6.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激发人才活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分配格局,充分利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薪酬奖励等杠杆作用,制定有效的培养、选拔、晋升、聘任、考核、奖惩等激励与约束管理制度,在职称评审中坚持专业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必须达到规定时间”的评聘标准,在人才引进中坚持准入制度;在岗位绩效分配中坚持“向专业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倾斜”的激励原则,逐步建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六、对外合作与交流

(一)目标

1.争取联办海外高职学院,与有关国际教育集团(中介)合作,为江苏外向型产业及国际化企业培养市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12所中外合作高职学院。

2.继续扩大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尤其是逐步拓宽与国外优秀、知名高等职业院校交流的渠道。

3.合理调整对外合作交流专业布局,积极开拓欧美国家合作领域,加大农业类专业中外办学比例,强化农科办学特色。力争与欧美国家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国际经济贸易、电子商务、会计和语言类等专业建立新的合作项目。

4.加强中外项目资源利用,打造优质专业品牌。加大合作项目资金支持和投入,打造国家和省级精品专业、课程,培育中外合作项目优质品牌。

5.拓展国培训市场,扩大培训规模。到2015年,培训总人次达3万。

(二)措施

1.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联办海外高职学院,形成拥有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培训中心和国际交流学院等多类型的专科教育学院。

2.加强中外合作项目建设,打造优质项目品牌。制定中外合作发展长期规划,加大中外合作项目资金支持和投入,打造优质中外合作项目品牌;继续与日本、英国等国家在日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开展合作办学;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与更多国外知名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3.深化国际合作培养,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从不同专业领域选派教师赴国外学习、交流、考察、培训,开阔教师国际视野;加强与国内外职业院校交流,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专家和学者,通过讲座、培训、研讨会、观摩教学等方式,促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技能实践和信息传播。

4.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探索人才培养标准国际化。通过与外向型企业合作和引进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证书等途径,把国际通用技能型人才标准和人才规格融入培养方案,逐步实现人才培养标准国际化。

5.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标准内容与国际高校接轨。进一步加强国外合作项目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国际型企业先进技术标准引入课程与课堂,吸纳最新国际职业教育成果。

6.优化中外合作项目布局。积极开拓欧美国家合作领域,合理调整对外合作交流的专业布局,加大农业类专业合作办学比例,强化农业类专业特色。

 七、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一)目标

1.强化二级管理体制。按照“两级管理、重心下移、经费包干、规范运作、增强活力、提高绩效”原则,全面强化院系二级管理,下移管理重心,充分调动系(部)办学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

2.深化人事体制改革。树立现代人事管理理念,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格局。

3.创新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构建资产共建共享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探索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和多元化资源管理新机制。

4.加强财务体制改革。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加快院系分级财务管理机制改革,加大办学主体自主权;加强会计财务监督,科学合理安排资金,严密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服务意识和质量。

5.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构建高素质后勤管理服务团队;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后勤绩效管理;加大公共卫生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预防、控制、应急机制;建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法人管理模式。

(二)措施

1.探索高职教育管理制度。着力推进现代高职教育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作用,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完善院系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组织,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实现机制;建立完善社会合作制度,扩大学院发展的社会参与度,探索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模式与社会支持和监督学院发展的长效机制。

2.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高校职员制,进一步提高人事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核心竞争力;探索校内人员柔性管理办法,促进人员结构优化和合理流动,建立自我约束、平等竞争的运行机制;完善有效的培养、选拔、晋升、轮岗、奖惩、解聘等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岗位绩效考核新机制,充分利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薪酬奖励等杠杆作用,把岗位待遇与业绩挂钩,充分发挥分配导向激励作用,切实增强内部凝聚力;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定编、定岗、定职、聘任和考核等管理措施,严格机构编制与岗位设置,加强岗位聘任管理,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3.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集中必要资源进行专业基础平台建设,打破资源门户壁垒,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改革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分配资源的方式,实行建设项目申报审批制,实施项目目标责任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益。集成学院综合能力,努力争取获得更多政府和社会办学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4.探索多元管理模式。理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和管理职能,充分发挥系(部)办学主体作用,降低管理重心。根据系(部)提出的不同发展要求,在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差别化扶持政策。加强多层次、多方位管理机制建设,对不同项目分别实施政策性、监督性、指导性与服务性管理。

5.提升资产管理能力。进一步改革资产设备管理体制,完善综合机构功能,落实管理责任主体,建立资产长效管理和有效运行的完整体系;进一步改进资产设备管理办法,完善管理规章,规范管理措施,严格管理流程,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面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体育馆、实训场所,提高资产共享程度和对社会的贡献度。

6.加强财务管理改革。加强预算资金支出的“追踪问效”管理,建立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到绩效评价全过程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扩展财务视野,构建预算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院系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财务审批制度。健全分析指标,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调动二级院系办学主体积极性;按照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采用最优财务政策,筹集更多资金,合理配置资源,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7.完善后勤发展机制。建立有效的后勤运行机制,实施服务岗位新标准和新措施,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为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推进后勤绩效管理,改革工作机制,优化岗位设置,落实岗位责任,提升服务层次与质量,打造高效、和谐后勤;积极外拓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努力提升社会服务和市场增值能力,增强造血功能;落实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继续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丰富校园超市发展内涵,提升产业功能品牌,理顺产业管理机制,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八、基础设施建设

(一)目标

1.推进生态校园建设,建设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省内一流的现代化校园。

2.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投资建成数字化图书馆,办馆水平达到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3.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建成由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技术支持系统和网络服务系统等组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校园网络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措施

1.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在满足功能布局多样性、文献载体多元化、服务开放性要求的同时,实现图书馆实质性转型,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中心,以信息服务为主导,做到信息资源配置合理化、服务手段多样化和图书资源信息化。

2.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组织领导,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配置和优质的、有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库;加大校园网络建设投入力度,切实加强网络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网络规范化、现代化与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强校园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的广泛应用,为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3.推进生态型校园建设。1)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按学科功能调整校园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教学区的中心地位。(2)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满足教学、生活的需求;满足交流、活动、休闲的需求;满足方便、安全的需求;满足美观、大方的需求。(3)优化校园的空间布局。在建筑轴线、景观轴线上构建室内外空间,构成以人的景观感知为中心的体验空间序列。(4)注重节约资源,包括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固定资产等,要把建设节约型校园放到突出位置。

 九、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目标

1.思想建设。巩固和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强化办人民满意高职教育的意识,争当理论学习先行者和科学发展排头兵。坚持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全员性、全过程、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2.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先进的引领带头作用;加强院系班子领导水平和能力建设,完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团结协调、务实勤奋、廉洁高效的领导干部队伍;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效能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3.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构建惩防体系建设长效机制,“十二五”末反腐倡廉工作达到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建成较为成熟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校园文化推进工程,从机制、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精心打造“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形成包括以“艰苦奋斗、团结拚搏、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农院精神为底蕴的理念文化、以优良教风学风为基础的行为文化和以催人奋进、形象生动为基本特征的标识文化在内的立体校园文化体系,精心培育校园文化品牌。

(二)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证。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在“分层分类”上下功夫,以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为重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与时俱进”上下功夫,继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充分发挥党(团)校、报告会和理论社团等载体作用,把最新理论成果注入师生头脑;积极探索网络理论学习与交流新方式,建立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2.完善培养考评体系,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系(部)大力培育政治素质好、分工协作好、工作业绩好、工作作风好的“四好班子”;全面推行中层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评制度,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努力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培养与锻炼。

3.积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堡垒工程”建设,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机制、党内民主建设机制、党支部作用发挥机制、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机制等工作机制;根据上级部署积极研究制定党代表任期制实施意见,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研究健全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4.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构筑反腐倡廉的自律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创新,构建反腐倡廉的约束机制;拓宽渠道,强化党内监督、行政监察与审计监控,完善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完善遏制腐败的惩治机制。

5.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开创思政工作新局面。要从机制、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理论素养、政治坚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宣传工作队伍。

6.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根据办学思想和理念,采用多种载体形式,大力营造良好校园风气;规范干部师生行为文化,努力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主旋律,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7.落实稳定安全责任,确保校园安全与稳定。完善校园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完善有效防御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事件的应急机制;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更加主动落实稳定硬任务第一责任的要求,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稳定维护机制,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第五部分  学院事业发展展望

 在“十二五”建设的基础上,再经过5年的建设与发展,到2020年,学院的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和显著成绩,全日制普通专科在校生保持7300人规模,培养模式更加科学,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构建一支素质更加优良、结构更加合理、业务更加精湛的教学团队和人才梯队,并拥有一批在相关专业学科和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带头人和业务骨干。高级别科研项目数和科研总经费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高校气息浓郁,特色进一步彰显,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建成示范性高职学院,为学校事业以及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培养造就高水平师资队伍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促进学院跨越式发展的迫切战略任务。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机遇,制定并切实实施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学院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

 一、“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一)基本现状

 “十一五”期间,学院坚持“适度控制总量,注重改善结构,加大培养力度,加强梯队建设,提升总体素质”的原则,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以专业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激励机制为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十五”师队伍建设规划的实施,院教师队伍的数量稳步增长,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双师”素质结构等均得到较大改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院专任教师数从十五期末的128名增加到208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教师从18名增加到106名,具备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从22名增加到63名,双师素质专业教师从57名增加到145名;期间,全院教师弘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通农精神,主动参加敬业、严谨、博学、创新教风建设,踊跃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师德风尚好,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能力逐步增强,主编正式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27部,主持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76项,11人成为市级以上专门人才。此外,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改革逐步深入,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任用的良性机制初步形成。

(二)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建设高水平高职院的需要,国内、国际视野的宽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宽;有利于人才成长及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善,真正意义上的优胜劣汰机制尚未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部分青年教师的高职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水平及动手能力与现代化高职教育的要求相比有着明显差距;师资队伍总量偏少,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师资队伍专业间师资力量发展不平衡,部分新兴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队伍整合力度不够,学术及技术创新、应用队伍基数偏小,整体创新能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引领技术、学术前沿,对师资队伍建设有重要影响的国内外知名大师匮乏。

 二、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用人机制,发挥人才作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创新型的师资队伍,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进一步调整优化师资结构,基本扭转师资的结构性短缺情况,构建起行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和青年教师培养机制,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知行并进、充满活力并具有核心竟争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制度建设目标

 根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规和制度,从学院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建立新理念,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

3.总量与效益目标

 根据学院“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发展规模,在校生数达到8000人;生师比控制在161-181之间;教师编制数为445-500人,其中:专职教师265-300人(教授18-21人,副教授72-81人),兼职、兼课教师180-235人;在适度增加专职教师的同时,把专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重从目前的72%降低到60%左右;“双师”素质专业教师从145名增加到240名左右。

4.结构层次目标

 职务结构:教授(正高级)、副教授(副高级)、讲师(中级)、助教(初级)占专职教师数的比例分别控制在5%27%56%12%以内,其中:教授(正高级)由3.8%提高到5%,副教授(副高级)由28.4%降低27%,讲师(中级)由38.4%提高到56%,助教(初级)由29.4%降低到12%

 学历结构: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由38.7%提高到6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0%以上。

 “双师结构”: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由78.3%提高到90%以上。

 学科结构:农林类、环保类、制造类、财经类、信息类、文化教育类及其他学科类专职教师占全院专职教师总数的比例分别由目前的19.7%8.6%16.7%9.6%14.6%16.7%14.1%分别调整到21%10%15%10%13%14%17%左右。

     年龄结构: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控制在40岁左右。在增加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高级职务比例的同时,努力使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下降10个以上的百分点,争取到2015年底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不高于45%

 性别结构:根据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需要,科学地、有计划地调整专职教师的性别结构,努力使男性专职教师的比例从“十一五”期末的39%提高到“十二五”期末的45%左右。

5.教师培养、引进目标

 每年安排40人次左右的教师参加进修或作访问学者。平均每年国家公派和学院公派出国20名教师。中青年专职专业教师平均每人每年参加生产实践不少于30天。力争增加3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努力使市级以上专门人才数增加10人以上。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1.坚持科学化,实施队伍建设配套改革工程

 坚持“整合开发资源,适度控制总量,注重改善结构,加大培养力度,加强队建设,提升总体素质”的原则,围绕教师队伍核心竟争力打造这个工作重点和目标,通过实施制度建设整体推进工程、教师素质限期达标工程、创新团队服务社会工程、名师培养重点拓进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这“五大工程”,全面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的配套改革。

2.坚持系统化,实施制度建设整体推进工程

 健全规章制度体系,起草、修订并整体出台《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办法》、《人力资源二级管理实施办法》、《教师进修规定》、《专业带头人引进管理办法》、《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综合平衡、平稳过渡;二级考核、二级分配”的原则,从有利于学院人力、财力资源的有效开发、高效利用及统筹安排的角度出发,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各项措施。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加强教师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完善津补贴标准,对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3.彰显全员化,实施教师素质限期达标工程

 按照二级管理的要求,出台有关教师素质限期达标工程管理的实施办法,明确院系在教师基本素质限期达标工作上的职责,落实并安排相关经费,明确达标人员及其达标时间、达标措施、达标工作考核等事项。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教师严守“坚持真理,崇尚科学;忠于职守,依法执教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刻苦钻研,努力进取团结友善,和谐协作;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作风严谨,不断创新;融入社会,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规范,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制定《师德模范(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定期评选校级师德模范(师德先进个人)。进一步完善教师挂职锻炼、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依托相关高等学院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切实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在“青蓝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师徒结对帮培制度。

4.突出高效化,实施创新团队服务社会工程

 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善于学习、民主和谐、团结合作、层面多样”的创新型教师团队。加强创新型教育主体—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出台创新团队服务社会的配套制度。强化创新团队成员服务社会的职教理念。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保证基本教学编制的基础上,实现教师的合理分流,编制向服务社会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扶持学科适当倾斜。加强创新团队领军人物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专家引领”、“ 竞争上岗”、“绩效评价”、“价值激励”等竞争、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型教师团队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主动服务社会。强化管理团队的奉献意识、忧患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大局意识,在管理团队中形成“向我看,跟我干,上级下级共同干”的良好创新局面,努力使学院的管理团队成为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的楷模和基石。

5.力求品牌化,实施名师培养重点拓进工程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出台《名师培养工程管理实施办法》,在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的院级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同时,强化名师培养的重点拓进工作。通过“内培外引”逐步建立一支由具有学科前沿水平的教授、博士领军的学科带头人队伍。修订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大幅度提高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力度。根据师资队伍现状和建设目标要求,制定符合教师数量、质量及结构要求、科学合理、贴近校情的人才引进规划和分年度计划,充分发挥人才引进的杠杆作用。修订职称评审和进修培养的有关文件,在职称晋升和进修培养上向有后劲、潜力足的教师倾斜。选拔一批院级教学名师,并做好对外推介工作。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教学名师工作的良好学术、道德氛围。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学名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

6.凸显社会化,实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出台《校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加强校外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争取引进1名两院院士、2-3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或长江学者作为特聘教授。

 三、师资队伍建设2020年远景规划

(一)队伍建设的基本宏观背景

 今后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院全面建设、全面提升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生物经济推动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下“三农”问题的解决,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和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特征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全面贯彻实施,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新、快速、特色化发展,给我院的发展和改革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我院也面临教育资源紧张、高职教师资源新一轮激烈竞争、高层次学术资源不足等严峻的挑战。

(二)队伍建设的重点战略目标

 到2020年,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富于创新、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全院师资队伍规模、结构、素质适应需要。

(三)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以扩大专兼职教师队伍总量满足学院发展基本需要为基础,以打造优秀创新团队提升科技竞争实力为核心,抓好“引进、用好、稳定、培养”人才四个环节;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强力推进国际国内一流“师资队伍群”建设,促进重点师资队伍“高峰突起”,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内具有相当知名度,能够引领师资队伍发展的优秀师资队伍带头人;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项目和课程建设为纽带,统筹规划,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型大师;以学术梯队建设为中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骨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人为本”的观念为出发点,探索并建立起适应新时期高等农业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用事业、政策、待遇和感情引留人才,努力做到“用好已有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引进急需的人,培养未来的人”,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院跨越式、特色化的高端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根据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学院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制订出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从而推动学校新一轮的教学建设和改革。

一、专业建设现状

(一)现有专业概况

2003年学院独立升格后,根据我省农业行业的特点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专业进行了整合、规范,明确提出将专业设置定位在“以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农为本,大力发展涉农二、三产业专业”上,在重点建设涉及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等层面的专业同时,积极拓展经贸、环保、机电、信息等能满足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努力打造有综合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需要、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多科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院现设植物保护等36个专业,专业设置覆盖农林牧渔、生化与药品、制造、电子信息、环保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文化教育等11个专业大类、16个专业类(见表1)。

 “十一五”期间,结合省教育厅开展的特色专业评选工作,学院开展了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的新一轮专业教学改革工作,遴选出植物保护、园艺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商务日语等4个专业作为首批院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加强专业基本建设投入,改革专业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2006年植物保护被省教育厅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被省教育厅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园艺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见表2




1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大类名称

类名称

专业名称

1

农林牧渔大类

农业技术类

 设施农业技术

2

 园艺技术

3

 植物保护

4

 农产品质量检测

5

 园林技术

6

生化与药品大类

生物技术类

 生物技术及应用

7

化工技术类

 应用化工技术

8

 工业分析与检验

9

土建大类

建筑设计类

 园林工程技术

10

制造大类

机械设计制造类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1

 数控技术

12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13

电子信息大类

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

14

 计算机网络技术

15

 网络系统管理

16

 软件技术

17

 动漫设计与制作

18

电子信息类

 应用电子技术

19

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环保类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20

 环境监测与评价

21

 水环境监测与保护

22

 城市水净化技术

23

轻纺食品大类

食品类

 食品加工技术

24

 食品营养与检测

25

财经大类

财务会计类

 会计与统计核算

26

市场营销类

 营销与策划

27

 电子商务

28

工商管理类

 物流管理

29

文化教育大类

语言文化类

 应用日语

30

 商务英语

31

 商务日语

32

 旅游日语

33

 文秘

34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艺术设计类

 广告设计与制作

35

 广告与会展

36

法律大类

法律实务类

 法律文秘



2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级别

负责人

批准时间

备  注

1

植物保护

省级

陈建军

2006

特色专业建设点

2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省级

杨春和

2008

特色专业建设点

3

园艺技术

省级

佘德琴

2010

特色专业建设点

4

商务日语

院级

詹桂芬

2006

重点(特色)专业

5

物流管理

院级

浦玲玲

2007

重点(特色)专业

6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院级

朱年华

2007

重点(特色)专业

7

商务英语

院级

陆兰英

2007

重点(特色)专业

8

会计与统计核算

院级

汪小华

2008

重点(特色)专业


(二)“十一五”期间专业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1.紧贴区域产业实际,合理布局专业结构

 学院抓住南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建设事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以服务南通经济结构调整为宗旨,坚持以优势专业为支撑、以热门专业求发展,积极改造传统专业,不断拓展新专业,近年来,学院面向新农村建设和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调整优化了专业结构,增设了旅游日语、应用日语(纺织品方向)、食品营养检测、设施农业技术、水环境监测与保护、广告与会展等专业,目前专业数达到37个,初步构建了以涉农类专业为龙头,涵盖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与控制及现代服务等地方产业布局的合理专业体系服务地方产业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2.精心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积极开展国家、省、学院三级重点特色专业建设。出台了《南通农院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标准》,启动了10个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集中力量强化专业内涵、凝炼专业特色、创建专业品牌特色、提升专业知名度,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了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院级特色专业。

3.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

 学院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文件精神,以特色专业为龙头全面启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校企合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场所的一体化、工作与学习的一体化,抓住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把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应用能力、操作技能、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十一五”期间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改革力度不大  近几年来,虽然学院重视了社会调研和专业论证工作,但由于对特色专业建设内涵理解不深,在专业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力度不大,少数专业课程体系仍有学科性痕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应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2.专业建设投入不足  升格以来,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抢抓发展机遇,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专业数量和招生规模增加较快,而校内实训资源的建设则相对滞后,专业生产型的实训环境和条件改善不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建设和发展。

3.专业品牌效应不强  由于学院升格时间不长,起点比较低,品牌效应在短时间内还不会很强,这对学院的办学规模和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学院办学特色不够鲜明,缺乏名牌专业。

4.专业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专业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

二、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形势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20096月,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批复印发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付诸实施。200910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发展目标。在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了要打造优质粮棉油产业、长三角高效特色农业、沿海观光生态农业三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10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包括33个现代农业园区、26个农产品加工园区、22个农产品物流园区、25个外向型园区。建成优势特色产业基地103个,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产业。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努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和贡献率,到2012年,沿海三市建成38个现代农业种苗中心和渔业良种引繁中心,在江苏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中,到2012年,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加强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建设。至2012年,盐城、南通各建成1个低碳经济示范产业园,力争建成1-2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0095月,中新两国、苏州南通两地联合共建的苏通科技产业园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将通过10-15年的开发建设,建成一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江海生态城、国际创业园”。20099月,南通召开了“全市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印发了《南通市沿海开发规划》和《南通沿海开发行动纲要》,要求深刻认识沿海开发的背景,准确把握沿海开发的新要求,不断加快沿海开发的新进程,始终走在江苏沿海开发的最前列。

 针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为农业类院校,应充分利用学院办学特色和办学条件,改造老专业,开拓新专业,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育事业发展形势

新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10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安排,成为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和“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国家、省、市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先后出台了一些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先后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群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专业建设,实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总体思路:根据国家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依据国家高职教育工作重点和省市高职发展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科学的进步,适应服务的需求,以创新求发展,优化专业结构,确定以农为特色,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专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专业群6-7个,以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申报为契机,加强园艺、植保、环境保护等重点专业(群)建设,在“十二五”末,全院专业设置总数控制在45个以内。

四、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农为特色原则。紧紧围绕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三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重点建设植物保护、园林园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现代农业设施等专业。

2.兼顾当前与未来的原则。要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同时又要着眼于未来,服务于现代化需要,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储备后劲。

3.市场导向原则。即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先发展社会急需、能体现地方产业与行业优势的专业。

4.效益性原则。即坚持突出重点专业建设的示范性和辐射作用,统筹考虑规模与质量的平衡发展,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效益。

五、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总体目标

 以省示范院校申报为契机,重点专业群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办学的整体水平。经过五年的努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协调发展、能适应学校规模发展需要的专业集群,培养一个教学条件良好、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能造就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建设体系,更好地为长三角地区及南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15年,专业数稳定45个以内,重点打造10左右重点专业,逐步形成现代农业、环境保护、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7-8个对应区域重点产业集群专业群,努力打造3-4个省内有较大影响、1-2个国内知名重点专业(群)

()具体目标

1.新专业设置目标

 紧紧围绕学院确定的7个专业群设置新专业,主要侧重于现代农业、农业资源的生态综合开发、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软件服务外包、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专业开发。未来五年,依据长三角地区及南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结合学院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拓展新专业8-10个,确保当年招生专业总数稳定在45个。

2.传统专业建设目标

 继续加大传统专业的改造步伐。着重从优化课程体系和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这两方面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调整改造,走内涵建设的道路,传统专业要做精做特,要上水平,努力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建设1-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群)。

3.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优势,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重点建设具有行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示范引领优势的专业,重点建设与江苏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努力打造若干个在国内、省内有影响、在社会上有相当知名度的品牌专业和若干个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独特性的特色专业,引领我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整体提升。

4.专业群建设目标

 针对长三角地区及南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院背靠行业的优势,认真贯彻“扬优、扶新、集群”的专业发展策略,紧紧围绕服务地方产业的某一技术领域、服务领域或产业链,以具有明显优势或特色的核心专业为龙头,充分融合各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群,形成专业的集群优势,整体提升学院在行业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提高学院知名度(见表3)

六、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产学结合、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方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每年定期召开用人单位、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新专业培养计划和老专业的调整方案。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贯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根据生源多样化制定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培养方案。

3学院十二五”期间专业群建设规划一览表

支柱产业

对应专业群名称

现有专业

拟新增专业

核心专业

一般专业

现代农业

作物生产与保护

植物保护

 设施农业技术

 生物技术及应用

 农产品质量检测

观光农业

园艺园林技术

园艺技术

 城市园林

 园林技术

 园林工程技术

环境艺术设计

园林建筑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环境监测与

治理技术

 环境监测与评价

 水环境监测与保护

 城市水净化技术

环境工程

现代装备制造

机械制造与控制技术

机械制造与

自动化

 数控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技术

软件技术

电子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系统管理

楼宇智能化技术

现代服务

现代物流与商贸

物流管理

 会计与统计核算

 营销与策划

 电子商务

工程造价

商务语言

商务日语

 文秘

 法律文秘

 商务英语

 旅游日语

旅游管理

航空服务


(二)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建立科学的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要按照突出职业性、系统化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扩大选修课程和增强适应能力的原则,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且同时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材建设工作。专业课程要把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贯穿始终。

 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学院为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教材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实行了倾斜政策,并以此带动全院课程建设。

 加快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步伐,到2015年院级课程教学资源库总数要求达30门。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内涵建设,实现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加大精品课程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三)加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加快校内、校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一是通过在校内优先投入受益面大的公共实训基地、重点投入重点专业(群)的专业实训基地;二是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创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引企入校,探索建立“校中厂”的建设模式,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及知名企业合作,以订单培养为纽带,探索“厂中校”建设模式。三是完善实习实训基地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学生实习实训行为,注重安全教育,完善安全措施,确保实习实训安全,全面提高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

 在十二五期间,建设2-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3个省级实训基地,学生在校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80%以上;与企业合作建设“校中厂”2-3个;使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低于100家。

(四)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以“双师”素质提升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通过校内外各类教研活动、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企业实践等多种方式,着力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40%。同时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技能娴熟、专兼互补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专任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70%45岁以下专任教师获硕士、博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65%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0%以上;力争培养省级以上教学名师46人,培养在行业领域有影响力的校内外专业带头人60名、骨干教师200名;建设院级优秀教学团队20个,力争使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达到35个。

(五)推进校企合作工作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联合关系,签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同,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探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研究开发实践教学课题。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聘请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专业实践技能。建立校企科研合作机制,针对现场的技术难题,共同进行科研攻关。

(六)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在严格选用国家优秀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基础上,学院积极鼓励“双师型”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或讲义。

 加强教材选用与特色教材建设工作。教材建设做到编、选并重,优先选用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的高职高专教材,避免低水平重复编写。要求各专业必须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教材的选用。鼓励广大教师在比较分析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吸取高职院校在探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和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鼓励编写反映我院特色的教材,注重解决现有教材的不足,满足培养方案的需要,确保学院教材的总体优化。计划到2015年,力争校本教材达60种,主编(或副主编)的省级规划教材30部。

(七)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模块化、案例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改革考核方式,以能力考核为重心,采取多种考核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在于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谁在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占得先机,谁的发展就会更快,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就会大幅增强。因此,加快提高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不仅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更是职业教育发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社会功能的迫切需要。为此,切实制定好我院十二五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院“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取得成绩、存在问题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从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起步较晚,科研力量相对薄弱。2006年,我院设置了科技处,开始将科研工作列入学院的常规管理工作,从此,我院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迈入规范化轨道。在上级科技管理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立足农业特色搞科研,在项目申报、产学研合作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得到了同行认可和社会肯定,有力提升了我院的对外形象。

(一)科研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为进一步完善我院科研管理,学院吸取同类院校科研管理经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先后制订出台了《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考核评估办法》等13个科研管理文件,试行情况良好。2010年始,学院试行二级管理,先后出台了《院系(部)二级管理科技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为调动系部和广大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发挥了作用。

(二)科研与学术氛围逐步形成

 学院通过组织院外专家学术讲座,如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曹卫星作 “数字农作技术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拓宽教师们的视野,了解我院科研工作差距,激励加快科研发展的步伐。此外,通过开设院内教师讲座,教师结合各自的工作和科研特点,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悄然形成。另外,科研激励机制的完善和实施对于良好科研氛围的形成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科研立项工作进展加快

 十一·五期间截止到2010年底,学院共争取科研立项74个(20064个,200711个,200817个、200916个、201026个),其中省级以上立项共计55个(包括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特别是自然科学课题申报取得显著进展:《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氮、磷吸收利用》等项目获得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江苏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首次获得教育厅省级科技平台资助;《规模化养猪场粪便污水零排放示范工程》等获得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资助;《西兰花加工技术体系研究及其产业化》等获得省教育厅资助。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也已取得了突破,2010年我院获得5项哲学社科课题立项,十一五期间共获得10项哲学社科课题立项。5年来,我院争取的纵向科研经费达到320.3万元。我院还建立了1个省级科技平台:“江苏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个市级科技服务平台:“南通市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特色蔬菜加工咨询服务中心”、“南通农村环境服务咨询中心”和“南通市园林景观规划科技服务平台”,充分整合了设备和人才资源,改善了科研条件,增强了对外科技服务水平。

 我院还注重院级课题的立项工作,积极培植有研究和开发潜力的项目。5年来,学院资助院级科研项目33项。院级课题资助为申报市级以上课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学院针对当前的科研发展形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了9个院级科技平台。院级科技平台的建设,为实现科技工作跨越发展,提升学院的科研实力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横向科技合作逐步展开  

 在注重纵向项目立项的同时,学院横向合作项目也逐步开展。2006年以来,我院先后与久发集团、沿江农科所等单位合作开展各类横向项目研究10多个,这些项目的合作,既加强了科技交流,同时也为我院对外技术合作与服务开了好头,起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服务社会工作成绩斐然

1.校企合作共建科技示范和服务社会基地取得显著进展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南通市及港闸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与南通久发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学院与久发公司共同谋划、通力合作,仅用半年时间,建成了初具规模、特色彰显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2.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我院2009年始与如皋市结对开展挂县强农富民工程。近两年来,我院根据省农委“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工作要求,在如皋市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围绕“重点发展‘一村一品’、着力培育特色村”的目标,精心组织驻点专家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为100户示范户顺利实现了产业调整,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水平,实现了增产增效,增强了农民科技素质。围绕花卉苗木、设施蔬菜、草莓等6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一村一品”,为驻点村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如皋市规模高效农业及沿海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3.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取得显著成绩

 学院高度重视农村人才培训工作,始终坚持把“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作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专门成立了农村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学院领导亲自挂帅担任组长。近年来,举办省农民创业培训重点班52期,培训学员5200多人次;承担了2期农村人才创业培训任务,培训学员100人次;承担了1期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培训学员123人次;组织学员到现代农业园、种养殖基地参观考察,培训专业涉及水产养殖、设施栽培、花卉园艺、果树、畜牧养殖等。动员鼓励参训学员参加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有632人参加了蔬菜园艺工、花卉园艺工、农艺工、果树工和淡水水生动物养殖工等五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606人通过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

4.校企合作取得长足进步

 目前我院已与近百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校企联盟参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产学研合作格局正在形成,一批合作成果的诞生为校企合作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8年以来,我院获得农业科技推广二等奖一项,与企业合作研发获得厂会合作成果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独立和联合申报专利3项、联合申报省市课题40余项,合作编写教材1部,与企业合作成立了“南通市农作物高效利用公共技术平台”、“南通市特色蔬菜加工技术服务中心”、“锐捷网络学院”、“微软IT学院”和“锐捷网络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或实验室,在实现“校企资源共享、订单培养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在机电、信息、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合作中已有近十个专业实现了订单式教育。

5.社区、社会公益服务取得明显进展

 我院还充分利用师生多、信息广的优势,在南通市举办大型活动之际、在各级各类科普日来临之时、在与周边社区如南川园、学田社区开展合作共建活动之中,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服务。两年来,我院先后有2800多人次为我市各种大型活动服务;参加各类专业咨询、宣传活动40余次;每年暑期均有2600多名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送科技下乡、送培训下乡累计200多人次。各系部均已形成了特色品牌服务社会活动内容及形式,如环境资源系的“‘常春藤’生命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生物系的“百名师生党员科技服务团”活动等。

(六)科技创新初见成效

1.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的科研成果

2006年以来,我院教师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多个成果奖,其中,《几种主要蔬菜的有机复合基质研制及其应用》等获得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和市农业科技推广二等奖1项;《海洋单胞藻固相保种技术及优良品系筛选研究与应用》获南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设施栽培甜瓜枯萎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等获得南通市科技进步四等奖2项。在社科类成果方面,我院也有所突破。《人际沟通的社会心理语言学研究》等获得南通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政府决策咨询奖1项。2006年以来,我院共发表教、科研论文344篇(其中自然科学215篇,人文社科129篇),在发表高水平论文方面有所突破,被SCI收录的有6篇,被SCIE收录的有1篇。

2.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我院逐步建立了一支由教授、学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科技人才队伍,其中有教授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名,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6名,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0人。另有两人被市科技局、市教育局以市政府名义聘请为技术顾问。这些科研骨干在生产一线和社会上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在各自的专业、行业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氛围不够浓厚

 我院迈入高校时间短,文化积淀少,学术氛围差,真正有兴趣、有能力搞科研的教师较少,大多数教师没有科研压力,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不能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发展高职院校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部分教师急功近利,为评职称而搞科研。

2.在省内外学术界有影响与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相对匮乏

 学院目前尚未形成一批以教授、博士、硕士为主体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学术团队,学院亟待通过引进人才和加强培养形成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学术团队。

3.立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到目前为止,我院省级以上项目的立项数和立项经费还很少,尤其是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厅项目至今还是空白。此外,在科技平台建设方面,我院还缺乏省级以上的科技平台。

4.标志性成果转化不多

 虽然我院在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上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与拉动作用还不明显。表现为“堵、少、低、小”四方面问题:堵——产学研合作渠道不通畅;少——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开发类科研成果少;低——应用开发类科研成果当地转化率较低;小——当地转化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规模较小。

5.科研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科学和完善

 主要表现为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在项目经费审批、项目经费专项帐户设置、科研岗位设置以及科技奖励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学院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院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如何把握机遇、快速发展、引领行业,服务社会,科技工作是关键。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应用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方针,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服务、为农院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方向,开创我院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工作新局面。

 基本思路:围绕学院“一个中心,两个转变”的发展思路,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整合院内科研资源,努力创建科技平台,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广渠道多途径争取科研经费,以重点专业科研工作带动全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扎实推进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工作,为实现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懈努力。

(二)科技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一个确保”,“二个突出”,“三大突破”。

 “一个确保”:确保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必需的科研条件。

 “二个突出”:一是突出我院的科研重点与特色,逐步形成以传统专业为领军的科研优势;二是努力突出应用技术研究,以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

 “三大突破”:一是在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数量、质量方面力争有新的突破;二是在形成较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方面有所突破;三是在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影响力方面有新的突破。

2.具体目标

 (1)省级以上立项资助课题取得更大突破,到2015年,立项总经费力争突破1000万元;

 (2)建设市级以上科技平台3个,建设2个省级以上科技平台;

 (3)院级科技专项经费突破500万元;

 (4)加强产学研合作,到2015年横向合作经费达300万元;

 (5)组建2-3支省级学术团队;

 (6)学术论文的水平和档次大幅度增长,每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以20%的比例递增;到2015年年论文发表数量达400篇,其中核心期刊达150篇。

 (7)自主知识产权明显增多,十二五期间力争取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3个,申请和获得专利、著作权、版权等自主知识产权10个。

 (8)拓展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争取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科技合作项目2个。

 (9)科技服务上水平  依托各专业系和有关科技服务项目平台,在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科技培训方面取得实效。全院科技服务年收入50万元以上。

三、工作措施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1.科研工作和服务社会是高校两大职能。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撑,高校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才是立身之本。高职院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出现了很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如:高职院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定位,“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设置、学分制、经费筹措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科研工作和服务社会来加以实现和提升,因此高职院校的使命和发展呼唤科研工作和服务社会。

2.科研工作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形成自我专业特色的内动力。

3.科研工作和服务社会是中外高职合作交流的需要,是吸收国外先进职教办学经验,充分展示我院形象的需要。

()确定主攻方向,突出重点,形成特色

 我院科研定位应根据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决定,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突出应用型研究和开发型研究为主。 坚持面向社会实践第一线,注重解决生产实际中具体问题,注重在社会和企事业单位最需要的技术、工艺问题上找课题,走以社会经济建设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路子,重点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构建一个全方位、多模式、规模化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发展模式。我们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应该重在长远,兼顾眼前,面对实际,科学决策。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确定主攻方向,形成农院品牌,提高农院声誉。任何一所高校的科研工作不可能所有学科的研究方向都是重点,即使是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的,影响很大的学校,也总是在某几个领域的某个方向相对具有优势。我院的科研工作要紧紧依靠科技平台,在传统农业特色上做文章,首先在几个点上取得突破,然后形成以点带面的格局。在今后的几年里,我院的科研工作可从以下几个主攻方向着手:

1.农业新品种的开发或推广;

2.农产品有害残留物的检测与预防;

3.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4.农业资源调查与环境监测;

5.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6.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7.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

8.农业机械的实用性改进;

9.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10.生物农药的基础研究;

11.海洋经济动物的增养殖技术的研究。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作为一所农业高职院校,我院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高水平(高技能)的领军人物匮乏,这已经成为制约我院发展的主要瓶颈。“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我们要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树立超前意识,在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方面下功夫,以超常规的热情,付出超常规的努力,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抓人才工作,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高度重视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在新进的研究生或引进人才中寻找有潜力的人才,给他们压担子,挑担子,早日使他们脱颖而出。

 大力推进人才团队建设。围绕学院的办学特色和重点主攻方向,整合现有的人才资源。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柔性政策,加强对外引智工作,做到他人为我所用。从而培养一支高素质团队,让他们承担大项目,出大成果,提升农院的地位。

()认真组织与管理,着力提高科研项目质量

 梳理我院科研项目的来源渠道,针对已开拓的主要渠道要进一步巩固挖潜,更重要的是开拓新的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在科研项目的管理方面,改变科研工作普遍存在的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对重点项目实施过程监管,目标管理等措施,促进已获得的科研项目出成绩,出成果,为下一步申报更多更大的项目奠定基础;规范科研档案的管理。

()整合硬件资源,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

 通过评估,学院新进一批科研利用价值较高的仪器设备,硬件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合理整合硬件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构建高水平科技平台,是当务之急。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要加强平台内涵建设,要多争取项目经费,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和人才优势,使科技平台正常运转,同时也要积极申报高一级科技平台,争取在建设省级以上平台上有所突破。

()培育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提升学院知名度

 要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我院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如何组织和培育我院的科研成果,第一,将我院多年来在特色领域如园艺、农学、植保中积累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完善,补充,提升。第二,要想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培育出具有我院特色的,有较高显示度的科研新成果,我个人认为必须集中我院优势的人力,物力,财力组成科研团队,集中攻关,一定要突出系统性,显示度。

()加强学术交流

 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活跃我院的学术气氛:一是请进来,邀请农业院校的知名学者或有实践技能的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了解目前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二是走出去,积极鼓励和引导我院的专家学者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与同行专家及政府主管部门沟通,交流,让他们了解农院,认识农院,帮助农院。

()积极组织送科技下乡,着力打造服务品牌特色

 长期以来我院本着服务“三农”的宗旨,依托农业类院校的专业优势,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认真组织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在推进“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的开展中,使科技下乡活动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经常化,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开展这项工作。

()推进学术评价机制创新,促进学术繁荣

 建立科学,公平,规范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保证学术评价客观公正,营造竞争向上的学术环境,激励科技创新,促进学术繁荣。

 我院要坚持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迎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工,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投身到科研工作和服务社会中去,以科研促教学质量、科研促专业建设和学术水平提高、科研促学院发展,为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