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龙同志传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4-06-11浏览次数:6220



[新闻图片]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农业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刘瑞龙同志,一九一○年十月三日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县陆洪闸。一九二五年就读于南通师范,受党的影响,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一九二六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国民党(左派)。一九二七年正当大革命失败之际,他毅然转入共产党。同年,秘密组织共产党南通特别党支部,任支部书记,是党在南通地区早期创始人之一。一九二八年在南通师范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解送南京特种刑事法庭,他坚强不屈,经组织营救出狱,后因继续坚持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一九二九年,他任中共南通县委书记,在极端复杂和困难的情况下,领导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使通(南通)海(海门)地区的城市运动和农村党的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同年,他出席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会上作了发言,有力地批驳了取消派的观点,并当选为省委委员。一九三○年,他任中共通海区特委书记,参与创建和领导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壮大和发展了通海、如(如皋)泰(泰州)地区党的力量和群众运动,而且扩大了党在大江南北的影响。同年,刘瑞龙同志被调到江苏省委工作,先后任省委外县工作委员会委员、副书记、宁沪线巡视员、省农委书记兼省委委员,他不畏艰险,从事地下工作和农民运动。一九三一年,他再次被捕,面对敌人审讯,勇敢机智,坚守机密,后经组织营救出狱。
  一九三三年,中央调刘瑞龙同志到川陕苏区工作,先后任红军第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长、红军第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在西路军的一次战斗中失散,被地方民团捕送马步芳部。在狱中,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与魏传统等同志秘密组成地下党支部,被推选为支部书记,积极组织狱中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抗日战争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他经八路军兰州办事处谢觉哉同志营救开释。回到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一九三八年二月调任安吴堡青年训练班任教务处长、副主任,组织日常教务工作并亲自授课。在中央青委的直接领导下,他与其他同志一起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办学方针,为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干部。
  一九三九年,党中央派刘瑞龙同志随刘少奇同志去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同年底,刘瑞龙同志任豫皖苏区党委副书记。尔后担任苏皖军政委员会书记、淮北行政公署主任、淮北区党委副书记等职。在刘少奇同志和中原局、华中局的领导下,他主持地方党政工作,坚持对敌斗争,积极壮大地方武装,坚持统一战线,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和壮大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日寇投降后,刘瑞龙同志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委员、民运部部长、苏皖边区政府第一副主席。他在贯彻中央七大精神和“五四”指示,发动组织群众进行惩奸清算,土地改革和恢复、发展生产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历任华中北线后勤司令部政委、华东野战军第二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豫皖苏分局财经办事处主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兼政委,直接指挥苏中、涟水、鲁南、莱芜、孟良崮、进军鲁西南、进军豫皖苏、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的后勤支前工作。特别是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他在总前委的领导下,充分施展了他宣传、组织群众的杰出才干。他领导的华野后勤司令部与中原野战军后勤司令部的其他负责同志一道,与华东、华北、中原三大解放区各级党政军机关密切配合,动员和组织起几百万人的浩浩荡荡的民工队伍,奋勇地支援前线。以独轮手推车和担架,为作战部队运送弹药、粮草和抢救伤员。它不仅保证了历时五十六天的威震中外的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同时也为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天险的渡江战役,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在这两大战役中,刘瑞龙同志建立了功勋。
  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后,刘瑞龙同志任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农委书记、华东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他深人农村,注意调查研究,组织撰写了《土地改革前华东农村土地情况》等重要调查材料,为恢复和发展华东地区农业生产,开展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工作等,做出了贡献。
  一九五三年,刘瑞龙同志被调国家农业部任常务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那时正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任务繁重,百端待理。他经常白天开会、接待来访;夜间加班工作,甚至通宵达旦,而且经常下乡、蹲点,巡回视察。他精力充沛,全力抓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此,他访问了许多专家、教授和劳动模范,并先后去苏联、保加利亚及缅甸等国考察。同时,他根据中央指示,起草《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初稿)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建设方案(初稿);并参考古代与近代的农书,广征博引,撰述了《农业增产的八项措施》。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水稻增产的“三改”(单季稻改种双季稻、种籼稻改种粳稻、间作改连作),增产效果显著。随后,他又悉心钻研土壤学,阅读威廉士、马尔采夫等人的专著或实验报告,亲自参与和领导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为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九六○年,刘瑞龙同志调任华东局委员兼农委书记。他顾全大局,坚持真理,在工作中积极支持农村的责任田制,积极推行各项增产措施,为华东地区的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刘瑞龙同志遭到残酷迫害,被非法关押达五年之久,身心受到极大摧残。在身陷囹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始终保持对党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他坚持正义,拒绝诬陷其他同志。在狱中,他重新通读《资本论》及其他马列原著,写出了三十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并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十几年农业政策及科学种田的经验,写出了十几万字的农业论著。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刘瑞龙同志得到彻底平反,调回农业部,先后任顾问、副部长、党组成员等职务。一九八四年他担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农林口组长。并先后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他衷心拥护并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参与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他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和爱护知识分子,想方设法帮助不少身处逆境的知识分子,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的专业和才华充分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作用,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敬重;他热情关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就,不顾年高体弱,多次深人农村,实地调查研究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商品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等问题,向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写出调查报告,并通过发表文章、讲演等形式,提出了不少可贵的建设性意见。一九八一年以来,他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任。对两大全书的编纂方针、总体设计、内容规划,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他组织了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参与编撰工作;为组建精干的领导班子,争取经费来源,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竭尽全力,以有限的余热,迸发出最大的光芒。
  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五日二十二时四十分,刘瑞龙同志在广州主持中国农学会农史学会学术讨论会期间,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猝发,不幸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刘瑞龙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奋勇前进的一生。他为党的各项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为探索和研究农业生产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奋斗终生,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刘瑞龙同志对他的家乡南通非常关注,特别关心南通的农业教育事业,他生前曾叮嘱他的夫人江彤大姐要把他毕生收藏的农业方面的图书资料赠送给南通农业学校,一九九○年四月,江彤大姐把刘瑞龙同志生前收藏的农业方面的图书资料整理后赠送给了我校图书馆。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也是我校极大的荣耀,这充分体现了革命老前辈对农业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刘瑞龙同志的女儿刘延东同志(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曾来我校视察。其后,江彤大姐还寄赠了刘瑞龙同志生前编写的《第三野战军后勤文献资料选编》,这些珍贵的资料现都在图书馆特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