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军赴台湾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总结

发布时间:2016-08-05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1712

为加强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分享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进校际友谊,促进共同发展,学院于2016年7月11日-7月18日组织赴台交流团到台湾各科技大学学习交流。本次赴台交流团一行22人,由学院教务处陈国军处长担任团长、纪检处张跃群处长担任副团长,成员由来各系及行政部门的干部和骨干老师组成。在交流团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弘光科技大学和建国科技大学等,分别听取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的胡茹萍副教授所做的《台湾技职教育现状与发展》和《台湾技术教育之评监与成效》、弘光科技大学校长所做的《弘光科技大学简报》等讲座,参观了各科技大学的实训场所和校园等。交流团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热情接待,交流团也带去了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亲切问候。本人有幸参加了为期八天的短期学习交流活动,收益颇丰,感受很多。

一、了解了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发展情况

本次交流团主要采取听取专题讲座等方式,学习到台湾技职教育的组织架构、专业设置及教育教学运行机制等。

1、通过《台湾技职教育现状与发展》的讲座,了解了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台湾职业教育上下衔接,自成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发展,齐头并进。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包括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研究所。高级职业学校属于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相当于祖国大陆的中等职业学校,它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高级职业学校以分类设置为原则,以“养成健全之基层技术人才”为目标。专科学校,即专科职业技术学校,它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实用专业人才”为目标,它也是分类设置,并且按不同入学资格分设二年制、三年制和五年制。二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对象为公私立的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公私立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五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属本科层次的。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它以“教授应用科学及技术,养成高级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分二年制、四年制。二年制招收专科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成绩合格者;四年制招收高级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合格者。

3、台湾职业教育体系与大陆相比,还有一些明显的区别:第一,专科学校在台湾全部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普通教育体系不存在专科学校。第二,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在职教体系称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在普通教育体系称为大学或独立学院。第三,和普通教育体系一样,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也存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硕士和博士。就我国高职而言,我们应适时完备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消除将高职教育当作一种层次的倾向,应将高职教育视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逐步建立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并打通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通道,使其上下科学衔接。

二、参观了三所科技大学的校园和实训室等

本次交流团还采取参观游览等方式,参观了各科技大学的校园,增进了我院与台湾院校的感情。

1、在12日,我们参观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成立于1946年6月5日,1955年6月5日改制为台湾省立师范大学,1967年7月1日改制为台湾师范大学。大学有三个校区:主校区,公馆校区及林口校区。学校共有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国际学院、社会科学院等10个学院,60个系所、16个研究及教学中心。教师总人数为800多人,学生总数已达13000人,42%为研究生,国际学生及华语生逾3,000多人,为多元化及国际化大学。在2011世界大学网络排名:亚洲大学排名第23名。从各位教授的讲座和大学校园,都能感受大创新。首先,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授的讲座中能感受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变得太快,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位会越来与不值钱,已经失去了它的象征意义,学生在校学习,面对的不仅仅是三年后,甚至更久。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在校所学的知识毕业时就已经没用了。所以,他们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是:“给他吃鱼,不如教他钓鱼”。要培养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再鼓励采用各种方式获取信息。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动手,引导学生动手,是他们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其次,正因为老师的引导,学生更勇于创新。学生先后在参加的世界级设计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是因为源于创新。创新使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减少上课打瞌睡,动手使他们知识味蕾越来越强。走在台师大校园,到处可以看到学生忙碌的身影。包括自己创造的新型感应式路灯、各种人文雕塑等,虽然很辛苦,但可以感受到,他们乐在其中。

2、在13日,我们又参观了弘光科技大学。这是一所以医护起家的科技大学,1967年由首任校长王毓麟博士创办,首招护理助产科,历经近四十年苦心开创与经营,业已奠定了良好的办学基础。近年来,为因应国内外教育改革风潮,不断扩大视野及规模,一路由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自民国92年开创新机,改名为弘光科技大学以来,凝聚以人为本、关怀生命的办学理念。学校秉持以人为本、关怀生命的教育理念,着重专业技能的训练与人文素养的熏陶。弘光科大在整个教育教学中都有很大的弹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工作量考核、课程建设方式、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首先对老师的评价是从教学、研究、服务和辅导四个方面评价,除了对新进教师有要求外,学校并不要求四项均衡发展,可以先自我评估,按照个人喜好进行发展。其次,教师基本的工作量,以副教授为例,要求一学期每周两门课,约6学时,但若与企业有合作计划或要发表论文、出书等,可以减少基本工作量,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做科研了。第三,在课程建设上,科大每个系都有评教委员会和课程委员会,各课程委员会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评估某课程是否需要再开或进行升级发展。课程设置改变的时间没有硬性规定,若老师觉得有必要更改,就可以向课程委员会提出申请,在经过课程委员会讨论,上报系里。课程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系里自行产生。第四,教师的授课方式上,学校没有硬性规定,每个老师根据所授课程的性质及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对于实训课程,每个学生所做项目,要么是老师给出几个课题,学生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自由组合,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找课题来做,这样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很开心。第五,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学校也没有硬性规定。每个老师根据具体情况来订。

3、在15日,我们参观了建国科技大学。学校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私立建国商业专科学校”,2004年8月正式更名为建国科技大学,在台湾91所技职院校中名列前列。该校秉承“活力、优质、杰出”的办学理念和“术德兼修、手脑并用”及“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为教育宗旨,贯彻“学力、实力、愿力”的教育方针,打造“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并重;注重培养理论与实务结合的能力”的办学特色开设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并设有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设计学院、生活科技学院等四个学院,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电子工程、空间设计、商业设计、应用外语、美容、观光等十八个系、机电光系统研究所、土木与防灾研究所、创意生活应用设计研究所等七个研究所。目前在校生数达11000多人,有教职工400多人。该校有四点比较值得我们学习:一是重视生源基地建设,常由董事长、校长亲自率团参访各类高中学校,已与38家公立、21家公私立高职(类似于大陆的职高)及综合高中结盟,并会邀请各加盟学校的师生参加该校的研讨会、营队、运动会等各项活动,以此来稳定优质生源。二是注重产学结合,目前已架设了涵盖工程、管理、设计、人文等领域的多重产学合作管道;三是积极开拓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已与美、英、日、德、俄、韩等11个国家40所高校签订国际合作协议,每年都会有奖助学生参加国外姊妹学校各种交换课程学习及交流活动,并多次承办国际级的交流会议与竞赛,扩大国际影响力,如今正打算将合作规模扩大至五大洲,发展雄心可见一斑。四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我们参访的几所高校中,建国科大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最有特色的一所。该校的校园建于翠绿山丘之上,用地只有360亩左右,但是校园建筑布局科学,16栋主体建筑错落有致,并依学区分为工学园区、商学园区、设计园区及人文大楼。校园整体环境优美,到处皆有“情境教育”之效,百年树木,石头造景,水池喷泉,亭台楼阁,开阔庭院,石桌石凳随处可见,尤其是其中的“建国十二景”更是各具特色,充满传统文化氛围,漫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不仅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好地方,同时也是临近社区民众散步休闲的美丽花园。

我们学校凭着深厚的发展基础,抓住机遇,成功升格为高职学院,同时成为省级示范单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人是发展的关键。为此,第三次创业将重心转移到内涵发展。不管是办学、教学,还是管理,都需要有领军人物,才能在学校各个发展阶段、各个层面不停的有所突破与创新。建议从办学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与顶层设计,按照百年大计来规划;宣传全员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制定并执行全员提升计划,有计划的培养各层面大师级人才;发掘学校文化积淀,提炼、继承与发扬学校精神。

三、感觉台湾的人文魅力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交流期间,通过对台湾人文风情的感悟和深入学校的参观,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台湾浓厚的文化氛围,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完善了自身。

1、以前只从书上或电视上了解过“宝岛”台湾的风采,而如今我切身地感受到了台湾独特的魅力。台北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有序,和南通不同的是,在这里你很少能听到刺耳的汽笛声。虽然台北的人口的密集程度也很大,但是每个人,每辆车都严格地遵守着交通规则,各行其道,所以给人呈现出了一种“多而不乱”的感觉。带着对台北市的新鲜与好奇,我们去了有名的台北士林夜市。从学校到达台北市很方便,只需搭乘公交车到达捷运站,然后换成一次就可以了。士林也是确实名不虚传,各种诱人的美食让你感到目不暇接。置身于这座城市的喧嚣与热闹中,你会顿时忘却一天工作的烦恼与压力。

2、初来乍到,跟大部分人一样,这里一切都是最新鲜的,尤其是被这边的热情与友爱、礼貌与秩序所惊叹和感染。刚到台湾的时候,我就感受到台湾人的热情。这里的人根本没有我想象中的对我们内地充满隔阂和成见,而是很热情地接待我们带领我们参观校园,熟悉环境,让我们很快感受到一股家的温暖在台湾,无论在商店还是公交车上,“谢谢”是最常听见的词汇,估计在台湾“谢谢”等礼貌用语的使用频率是大陆的3倍。台湾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比大陆要高,店员的微笑已经成为商店最好的招牌。其实,不仅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在社会风气方面,台湾全民都体现了较高的素养,台湾的民风之优让人印象深刻。当我问路时,很多陌生人不是单单给我指路,甚至会亲自带我到目的地,很周到,很有人情味。这种互帮互助、互相信任的良好风气是令人欣慰的。

3、美丽的台湾宝岛,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别样的生活世界。虽然占地狭小,建筑拥挤,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政见不一,言论自由,但体制不同爱心想通。植被遮天蔽日,绿树成荫。无论从学校到公共场合,台湾都十分注意细节,尽管台湾言论自由,但是都围绕调查实践,言论自由,只能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而台湾民众更多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调研实践的重要性。由此我感悟到,学校管理应先理而后管,理的过程就是调研的过程,就是深入师生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管的过程是避免出现问题和漏洞的过程。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调研实践的重要性,我认为,学生管理者要了解管理的细节,要熟悉管理的对象,要了解师生的需要。从新闻中我了解到台湾同胞时常遭遇台风,但是在我们交流期间,看不到一丝的创伤。我越发地体会到人生的道路会遇到荆棘与泥泞,学校工作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这些和台湾同胞面对台风一样,不能望而怯步,而应该树立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要有“吃尽黄沙始到金”的坚持。

这次赴台湾交流学习的收获是多方面的。通过对台湾人文风情的感悟和深入学校的参观,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台湾浓厚的文化氛围,切实感悟了台湾国学教育的特色,感触很多,收益颇大。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着认同感,但是某些方面还有误导与误解,尚需加强沟通。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让我有机会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给我以后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也十分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宝贵的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也一定会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回报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本次考察学习为突破口,勤于学习,敏于思考,多方学习教育理念,深入教育教学实践,切实为办人民满意教育而奋斗。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汪立军